1934年7月上旬,罗迈找滕代远谈话,要派他到苏联莫斯科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莫斯科是全世界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听到这个通知,滕代远非常高兴。
7月中旬,滕代远离开瑞金,化装经汕头到达上海,与同去苏联的红一军团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高自立一起于10月初到达莫斯科。因距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就与先期到达莫斯科的十几位中国同志,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军事训练班。班长开始是许光达,许调走后,班长为滕代远,学习了大约一年左右。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滕代远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季米特洛夫作的《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参加大会的中共代表团为了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进行了大量活动,先后有九名中共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滕代远(化名李光)由于是苏区派来的红军代表,所以着重介绍了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和取得的重大胜利。
大会闭幕后,联共(布)中央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等亲切接见了中共代表团的王明、陈云(刚由国内到达莫斯科)和滕代远。斯大林勉励他们要注意党的团结,才能争取对敌斗争的胜利。
在准备召开共产国际七大期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这个文件经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审阅同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注明日期为1935年8月1日,故又称《八一宣言》。在宣言的起草过程中,滕代远积极参与了讨论。
共产国际七大闭幕后,滕代远再到列宁学校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他参加的是特别班,同班的有陈云、陈潭秋、饶漱石、曾山、孔原、高自立等十几人。
滕代远从1935年到1936年这段时间里,用李光为化名写了一本约20多万字的名为《中国新军队》的书,第一次向国外介绍了中国红军的发展历史。 这本书在1937年正式由莫斯科的一个出版社公开出版。
1936年12月上旬,陈云和滕代远等离苏回国,同行的还有李春田、冯铉(即何晓理)、段子俊等。
陈云、滕代远等从莫斯科出发,坐火车一直到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脱下西装换上苏军的棉衣,秘密到了新疆伊犁对面的苏联边境霍尔果斯。 这时国内发生了“西安事变”。因情况不明,陈、滕等停下来等候指示,被安排住在苏联边防军一个营长家里,他们等了四个月。
此时,由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被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所部击败后,徐、陈返回陕甘宁苏区,余部分左、右两个支队。左支队由李先念等率领沿祁连山往西打游击。他们最后与中共中央联系上了,中共中央发电指示他们“团结一致保存力量……设法去新疆。 并将派陈云和滕代远迎接[1]”于是西路军左支队转战到了新疆的星星峡。
正在中苏边境等候通知的陈云、滕代远于1937年4月20日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电示,要他们立即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赶到星星峡地区,接应西路军余部。
盛世才是军阀,新疆的土皇帝,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他与苏联及中共建立联系,是想借助苏联来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向国民党闹独立;苏联是想稳住他,求得那段边境的平安;中国共产党是想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并保持一条和苏联之间物资与人员来往的通道。由于这种种关系,陈云、滕代远提出建立合作关系和接应西路军进新疆,成立“新兵营”等问题,很快得到了盛世才的支持。
1937年临近五一节的一个早晨,盛世才派了一个苏联籍的军事顾问陪同陈云、滕代远去星星峡。星星峡是群山中间的一个峡口,是连接新疆与内地的重要关口。到达这里的西路军的主要领导干部有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曾传六、郭天民、黄火青、宋侃夫、王子纲等人。陈云、滕代远同他们见面时,个个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陈、滕代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这些历尽艰险的指战员表示慰问,然后又设法解决了一批物资,使这些九死一生的指战员恢复了体力。
5月1日,西路军左支队400余人在陈、滕的带领下到了迪化市西天桥的红雁池下车。过了两天,陈云、滕代远和这支红军的领导人,秘密地会见了盛世才。
7月下旬,这些西路军的干部、战士又迁到东门外的营房里,与盛世才的部队住在一起,不久又进行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下设干部队和四个大队,对外称“新兵营”。在中央没有新的指示前,他们学习军事技术、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滕代远给他们讲文化课,也给干部班讲政治课。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云、滕代远向盛世才和苏联总顾问提出,用苏联援助盛世才军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训练“新兵营”,培养各兵种的军事人才。他们同意后,“新兵营”的指战员于是开始学习驾驶汽车、装甲车,学习使用火炮和无线电收发等各种军事技术,“新兵营”成了一所各兵种的军事技术学校。
就在这一年,在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太原、长沙、桂林、兰州等地,公开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10月间,经商得盛世才同意,在迪化南梁也成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中共中央决定滕代远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但由于新疆当时的特殊情况,八路军新疆办事处成立后,不公开对外,不挂牌子,只称“南梁第三招待所”。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由中共驻新疆代表领导。第一任中央代表是陈云,任职期间从1937年4月至11月。11月27日,陈云和王明、康生同机离迪化回延安。陈云走后,滕代远接任陈云职务,担任中央代表,主持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滕代远在这期间,除了办好新兵营外,还几次与盛世才和省政府进行联络、交涉,结果盛世才同意支援八路军羊皮大衣3万件,汽车10辆,高射机关枪12挺,子弹12万发。
1937年12月,党中央令滕代远返回延安,中央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由邓发接任。12月底,滕代远同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曾传六、郭天民、宋侃夫、王子纲等,乘飞机到兰州,与中央代表谢觉哉和八路军代表彭加伦见面,然后坐汽车,带着高射机关枪、子弹等一批武器经西安回到延安。
不久,毛泽东主席接见他,要他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工作。1938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发电正式任命,并电告正在抗战前线的中央领导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将领。
注释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斗争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第7页。
转自:谋略学网
http://www.mouluexue.com/zhonggong/2021043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