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参谋部在延安王家坪,滕代远就住在王家坪上坡的窑洞里。他要求军委参谋部各局协同动作,密切配合,切实了解和掌握全国各战区的作战情况,摸清敌军、伪军、友军和我军四个方面的情况,并做出综合分析,及时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并及时把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传达到各个部队。遇有重大军情变化,他就在作战室与大家一起研究作战形势,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1938年初,根据中央的决定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由滕代远兼任第一任军事工业局局长,李强、王诤任副局长,负责对军事工业的具体领导。

1938年冬,滕代远与林一结婚。林一,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不久,组织上即送她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学习。滕代远在苏联期间,曾到东方大学八分校看望中国学生。林一这位热情稳重、品学兼优的东大女生,给滕代远留下了深刻印象。1938年6月,林一从苏联回国,分配到中共中央社会部工作。经社会部同志“搭桥”,组织上批准,他们两人结成伴侣。

1939年12月,蒋介石、阎锡山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阴谋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新军——决死队等抗日武装。当时贺龙关向应率晋西北的八路军一二○师离开了晋西北,正在冀中对日作战,一时赶不回来,而晋西北的八路军和新军又急需解决统一指挥问题。为掌握战机,迅速控制局势,中共中央决定派滕代远作为中央军委的代表,亲自出征晋西北,指挥反顽斗争。

滕代远于12月下旬,带领几位随行人员,路经驻陕西绥德县的一二○师三五九旅,与旅长兼政委王震交换意见后,即在王震部一个骑兵连的护送下,渡过黄河,抵达山西兴县永顺村,在新军刚成立的晋西北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里,见到了总指挥续范亭、副总指挥雷任民。滕代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新军将领商定:从抗日大局出发,对山西反共旧军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继续争取阎锡山抗日,同时慎重地同阎锡山的反共活动进行必要的斗争。 随后,滕代远又到临县的一个村子见到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长彭绍辉和政委罗贵波。滕代远在详细询问了当时敌我态势后,果断地决定:在晋西南的阎锡山和援军还没有北上之际,集中优势兵力,把阎军赵承绶部消灭。在1940年11月9日的一次各纵队领导干部会议上,他传达中央指示:将顽军逐出晋西北,晋西南可留给阎锡山,给他一条活路,并成立了以滕代远为书记的晋西北行动委员会,负责指挥八路军和新军,处理军事行政事宜。

在滕代远的统一领导下,八路军的三五八旅,一一五师的陈士榘、黄华支队,山西新军暂编师,决死第二、第四纵队,工卫旅等击溃顽军赵承绶部,解放了临县等地。2月初,八路军一二○师主力部队返回晋西北后。又消灭了一些反动武装,将晋西北地区的顽固势力全部肃清。这样,晋西北与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完全联在一起了。

为了争取阎锡山共同抗日,使其不完全倒向蒋介石或公开投敌,在赵承绶部南逃后,滕代远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没有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追击。同时,他还找牺盟会的领导人和新军将领做了大量工作,由续范亭、牛荫冠、刘岱峰、韩钧、雷任民等人致电阎锡山,表示拥护阎团结抗日的愿望。

“晋西事变”后,阎锡山在军事和政治上都遭到失败。中共中央为了进一步争取阎锡山,派了王若飞、萧劲光持毛泽东主席的信直接找阎锡山,提出具体解决新旧军冲突的具体建议。阎已别无出路,只好接受中共主张。这就结束了晋西北两种政权和两种军队同时并存对立的局面,并继续保持了同阎锡山的统一战线关系,基本上维持了山西合作抗日局面。

在晋西北取得军事上重大胜利后,滕代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以极大精力投入建设晋西北党、政、军的领导机构的工作。1940年5月,晋西北局势稍趋稳定,滕代远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电令,去太行山八路军前方总部,接受新的任务。

转自:谋略学网

http://www.mouluexue.com/zhonggong/20210431726.html

By 易 永红

红色革命家易锚之孙,致力于收集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事迹和珍贵史料,宣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