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受中共湖南省委的任命和指示后,滕代远决定先到浏阳、平江一带找寻县委,了解独立第五师一团的情况。1928年7月初,他先到了浏阳县名叫丙子岭的小镇,见到了正召开县委会议的湘东特委常委兼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新到任的湘东特委书记蒋长卿和浏阳县委成员张启龙、王首道等。在这个会上,因潘心源调任湘东特委副书记,选举了张启龙任县委书记,王首道任组织部长。
7月中旬,滕代远离浏阳去平江,在平江东乡的浊水小镇,见到了中共平江县委的组织部长兼军事部长钟期光,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即由钟期光派化了装的游击队员,用一乘小轿将化装成有钱的青年绅士的滕代远抬送进城。
进了平江县城后,滕代远用秘密接头方法,找到了团部副官、共产党员邓萍,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邓萍将他安排在城里君子巷一家名“镜中天”的旅馆住下。彭德怀当时正带领部队出城巡视去了,邓萍即写信给彭德怀促其速回团部。
独立第五师是原湘军的部队,师长刘周磐常住在长沙,另一个副师长李慧根常与部队在一起。所属一、二、三团是1928年6月间,由湖南的南县、华容、安乡一带调到平江的。师直属单位和第一团团部驻平江县城。第二团和第三团分别驻在平江的北乡和东乡。培养下级军官的师随营学校驻在岳阳。
第一团在南县时建立了中共党组织。党员除邓萍外,有一团团长彭德怀、一连连长李灿、九连连长黄纯一、通信班长张荣生、彭德怀的马弁李光等。 此外,第三团三营的营长黄公略和师随营学校领导人贺国中也是共产党员。 在滕代远未去平江前,彭德怀、黄公略、邓萍等同志已在这支旧军队里做了大量革命工作。
彭德怀在平江城南思村的二营处接到了邓萍的信,同时获悉敌人已察觉黄公略的政治身份准备加以逮捕。他立即回城,到旅馆看望滕代远,商量对策。这时滕代远也接到湖南省委通知,告诉他独立五师党的情况有所暴露,应立即策动暴动,以争取主动。两人经过商议,认为时机紧迫,稍有犹豫,不仅起义无望,部队的革命力量也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于是果断的决定,准备发动起义。
当日,彭德怀以为滕代远洗尘的名义,在旅馆设宴,作为商议起义的掩护。滕代远、彭德怀、邓萍和一团的共产党员都到了场。席间滕代远以省委特派员和湘鄂赣边界特委书记时身份,向大家传达了省委的指示,彭德怀介绍了当前面临的严重情况,提出以闹饷为名,发动士兵暴动。大家感到情况紧急,已来不及请示省委,一致同意立即起义,起义时间定在1928年7月22日下午1点钟敌军午睡的时间。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和具体任务的分工,也都作了认真研究,然后分头抓紧准备。
当时,滕代远的身份还未在军队中公开,为了工作方便,他由“镜中天”旅馆迁到县城外的天岳书院后面一家农民的房屋里居住,邓萍与他同住。彭德怀也常来这里密商起义的准备工作。这所茅屋实际上已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部。
首先是公开士兵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一团在调来平江时成立的,现在重选士兵委员的代表,并推选李灿为全团总代表,以这个组织作为团结士兵群众,提高士兵阶级觉悟,进行起义的骨干力量。
一团开赴平江之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饷,发生过闹饷斗争。来平江后仍未拿到分文,士兵已十分不满。士兵委员会就动员大家再起来闹饷,使闹饷成为起义的导火线。
驻在城内的一团是起义的基本力量。同时,通知驻在嘉义的三团三营营长黄公略和驻岳阳的师随营学校领导人贺国中,要他们一道起义。滕代远还通知平江县委,要求组织全县赤色武装力量,发动工农群众行动起来,并转告浏阳县委配合。
黄公略接到起义通知正在做准备时,却被第三团团长刘济人发觉,于是 黄公略不得不于7月21日,率第三营在嘉义提前举事,再奔赴平江与主力会师。彭德怀与滕代远得到消息后,经过商议,决定起义日期不变,仍按原计划进行。
7月22日早饭后,独立五师一团团部和一营的800名官兵,集合在天岳书院的广场上,举行起义誓师大会。会上由士兵总代表李灿宣布起义,继由彭德怀讲话。他号召全体士兵勇敢地站起来,参加革命,为夺取工农革命最后胜利而斗争,然后命令各连分别向各自的预定目标进击。当日中午,平江城里枪声四起,敌人惊慌失措,匆忙抵抗。战斗不到两小时,即全部解除了挨户团、警备队、警察及独立五师直属叭2000余人的武装,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活捉了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官吏和土豪劣绅,释放了监狱里的政治犯600多人,顺利地占领了平江县城。
起义第二天午后,贺国中率领岳阳的随营学校学员100多人,以野外操练为名开抵平江县城。中共平江县委组织的游击队在县委代表胡筠等率领下,也纷纷进城。黄公略率领的起义部队也于7月23日到了平江县城北门外的一个小镇,他要部队暂时休息,自己一个人到城内与彭德怀、滕代远联系,结果部队在第九连连长贺仲斌的煽惑下,叛变革命,向南逃走了。
7月24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起义部队,同平江县委一起,在平江城内月池塘,召开了几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庆祝起义的胜利。会上,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下辖一、四、七三个团,2500多人。滕代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宣布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军的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 李灿、黄公略和贺国中为一团、四团和七团的党代表。在会上,还正式成立了平江县工农苏维埃政府,选举胡筠为主席。根据群众要求,立即公审和处决了县长、“清乡”大队长等一批反革命分子。
大会之后,部队立即进行整训。为了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部队中党的建设,滕代远在起义后,就着手在各团内建立党的支部,从军到连先后实行党代表制,团以上建立政治部。同时抓紧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的力量。 在整训时,还试行民主选举初级军官的办法,由可靠的先进分子代替一些思想反动、表现很坏的连排长。同时,废除打骂,实行经济公开和官兵平等制度,以改变旧军队中的坏风气。1957年7月,彭德怀回忆往事时说:代远同志对平江起义帮助不小,是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在军队建立政治工作,建立党、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随后,滕代远、彭德怀又召开中共平江县委和红五军党组织的联席会议,决定以平江的东乡长寿街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力争在最短期间,从平江开始,建成湘、鄂、赣三省边界的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再打通湘东、湘赣边和湘南等地,与毛泽东、朱德的红四军取得联系。
联席会议之后,滕代远和邓萍到平江城外30公里的钟洞,参加平江县委召开的扩大会议。那时,湖南省反动当局派了六个团兵力,分数路扑向平江,妄图一举消灭刚刚诞生的红五军。驻在城内的红五军第一团共六个连,还未来得及开往长寿街,便在彭德怀率领下,与数倍以上的敌军激战。红五军其他团营和工农游击队,得知白军来攻,迅速向县城靠拢,从侧后攻击敌人。 因敌众我寡,虽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红五军伤亡也很大。年仅23岁的七团团长黄纯一,在作战中英勇牺牲。滕代远和邓萍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回平江城,经与彭德怀商量,决定于7月30日黄昏,主动撤出平江城。
红五军撤出平江城后,主要活动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地区,打过一些胜仗,也打过一些败仗。在频繁的战斗间隙,主要是整训部队。在平江县东面龙门整训时,一是建立了由滕代远兼任主任的政治部。明确政治部负责军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土豪,没收分配财物,要经政治部批准;出布告,杀人宣布罪状,要由政治部署名。二是继续加强士兵委员会的工作,发展党组织(当时军队里的党是秘密的),把支部建立在连队。三是从上到下建立党代表制。四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连队、机关都做宣传工作。
红五军在平江东乡的黄金洞整训时,接到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及其领导人员,要求红五军“向平醴一带发展,以与四军朱、毛联结,避免与敌军的主力决战,以为将来实行的发展。”[1] 接到省委指示,彭德怀、滕代远精神极为振奋,决定除黄公略率教导队仍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斗争外,彭、滕率红五军主力向浏阳、万载边境发展,相机南下,以便与井冈山的红四军取得联系。但红五军主力于9月上旬到达万载时,因一名副连长叛变向敌人告密,受到敌人袭击,使南下受阻,第一次上山失利。
红五军总结这次失利的教训,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进行整顿,并将原来的三个团改编为五个大队和一个特务大队,采用声东击西、欲南先北的策略,出其不意地再上井冈山。但在行军途中,发生第一大队长潜逃投敌, 第四大队长夺枪行凶、妄图杀害彭德怀而被击毙等一连串事件,对滕代远震动很大。把一支旧军队改造成为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他认为必须彻底来一番改造。
1928年9月中旬,滕代远与彭德怀率部队到达铜鼓县的幽居。这里是“赤色势力完全割据”的地方,群众基础好,而且地形险要,位置适中,决定在这里召开中共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县县委和红五军党组织的联席会议。 会议由滕代远主持。会议选出滕代远、李宗白、邱训民、彭德怀、王首道五人为湘鄂赣边特委常委,滕代远为书记。会议肯定了平江起义的胜利和各县的工作成绩,批评了各地乱烧滥杀,没有正确对待中产阶级的盲动主义的错误,提出反对盲动主义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1] 会议对边界特委和各县的工作,也作了部署。会议还决定红五军和各县的赤卫队混编为五个纵队,以孔荷宠、黄公略、贺国中、吴溉之、李灿为纵队长。会后滕代远一面与彭德怀率部队转战各地,寻找机会与红四军会合;一面抓紧边界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当时,滕代远既是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又是红五军党代表,实难兼顾,因而在一次红五军党委与特委联席会议上,他提出由王首道任红五军党代表,自己留在地方主持特委工作。彭德怀坚决挽留。会议决定滕代远还是随军工作,特委书记由王首道代理。
联席会议后,听到了湘、赣两省敌军正向井冈山红四军“会剿”和湘、鄂、赣三省敌军也向红军“会剿”的消息。当即决定黄公略带领二纵队仍在平江、浏阳、铜鼓、修水一带活动,保卫湘鄂赣根据地;滕代远与彭德怀、邓萍、贺国中、李灿等带领一、三纵队和军直属队,向南冲破敌军包围,开赴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他们在万载打了一个胜仗即撤离万载,经萍乡的芦溪、宣风,到达了莲花县九都村。
红四军前委获悉红五军南下的消息,即派何长工、毕占云率部队先到莲花县境迎接。
1928年12月上旬,红四军与红五军主力在宁冈的茨坪会师。12月11日两军在宁冈新城举行会师庆祝大会。毛泽东、朱德和彭德怀、滕代远都在会上讲了话。
注释
[1] 《中共湖南省委致平江特委通告》,1928年7—8月间。
[1] 滕代远:《平江起义前后》,《红旗飘》第19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2月出版。
转自:谋略学网
http://www.mouluexue.com/zhonggong/2021043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