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采取一切措施,妄图抢夺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并加紧部署对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
面对这一严重局势,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巩固和发展解放区的战略部署,撤销中共中央北方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统一领导太岳、太行、冀鲁豫和冀南四个解放区,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和滕代远等八人为中央局常委,邓小平、薄一波为正副书记。同时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滕代远为第一副司令员。
滕代远和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衔命飞返太行山晋冀鲁豫军区领导机关驻地河北涉县赤岸村。他们研究决定组织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指挥部赴前线,组织上党战役;由滕代远、薄一波护送林彪、陈毅等一批领导人过平汉路分赴东北、山东等地,然后就近指挥东线工作,为平汉战役做准备。
滕代远、薄一波完成护送林彪、陈毅的任务后到达冀鲁豫军区驻地时,该军区按照晋冀鲁豫军区部署,正在组织部队阻击从郑州、新乡沿平汉路北犯之敌。滕代远和薄一波具体指导该军区,组织主力,结合太行、冀南军区各一部,加紧肃清新乡以北、石家庄以南平汉路沿线敌军,同时在漳河、沙河以北至邢台间进行部署,动员当地军民力量大举破路平沟,拆毁碉堡围寨,使进犯之敌无险可守,为上党战役后主力转到平汉路作战准备条件。
上党战役于10月8日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刘伯承、邓小平立即部署平汉战役。前线指挥部设在峰峰矿区,滕代远协助刘伯承进行这一战役的指挥工作。为了做好争取高树勋领导的新八军火线起义工作,在滕代远主持下,军区设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工作组携带一部电台去河南汲县塔岗,以各种方式与高联系。军区还电请中央设法接来高树勋等的眷属,以解除其后顾之忧。 在平汉战役发起总攻的同时,军区又派出人员通过火线进入高树勋的指挥部,促其尽速作出决断。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宣布率部起义。高树勋的起义,使敌军兵力骤减,在晋冀鲁豫部队猛烈进攻下,敌大部被歼,平汉战役于11月结束。
平汉战役后,滕代远回到已迁移至河南武安县柏延村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地,和薄一波一起主持军区工作,并着手组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领导机关。
蒋介石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在政治上受到国内外强烈谴责后,被迫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即无条件停止内战的建议,组成有张群(后为张治中)、周恩来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居间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由国民党政府、中共和美国代表组成。中共代表是叶剑英。滕代远以叶剑英的军事顾问的名义参加军调部,协助叶剑英工作,并负责在北平筹建八路军办事处。
滕代远率工作人员20余人于1946年2月9日从河南武安乘美国专机飞抵北平后,以八路军副参谋长的身份向北平国民党当局交涉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国民党当局害怕共产党政治影响扩大,不同意公开挂出八路军办事处牌子。经过斗争。最后商定把实际上的八路军驻北平办事处对外称“滕公馆”。滕代远任办事处主任,佩中将军衔。
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后,推翻政协决议,坚持一党独裁,并为内战制造舆论。滕代远奉命从北平飞抵重庆,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滕代远分管军事工作,平时不出面参加谈判,主要是掌握情况,研究策略,研究整军方案和贯彻落实。
1946年4月3日晨,国民党制造了“四三事件”。北平国民党军警宪特20余人,闯入八路军办事处,押走办事处中校秘书李新等多人。还带走了应国民党北平当局邀请来洽谈商务的晋察冀贸易公司经理和晋察冀边区张家口商会会长。与此同时,200多名军警宪特武装包围新华社北平分社和《解放报》(三日刊)社,并将北平分社代社长钱俊瑞和分社工作人员、《解放报》编辑和发行人员等39人,分别押送到北平有关警察分局。事件发生后,叶剑英立即向李宗仁、孙连仲、北平市长熊斌以及军调部美方和国民党政府委员分别递送抗议备忘录,要求惩办凶手、公开道歉。滕代远代表叶剑英分别到有关警察分局慰问被捕人员。经过多方努力和有效斗争,北平警察局不得不于3日上午10时,派警官将“滕公馆”工作人员送回。4月3日晚,滕代远在北京饭店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公布“四三事件”真相,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制造事端,破坏和平的严重罪行。4日下午,滕代远陪同叶剑英向北平市长、警察总局局长交涉。慑于真理与舆论的压力,警察总局局长被迫赔礼道歉,并全部释放被捕人员。“四三事件”轰动了北平,震惊了全国。全国100多个新闻单位和机关团体致电慰问,并抗议国民党北平当局的反动罪行。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中共代表团也由重庆迁至南京。随后滕代远也奉命去南京,继续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和处理整军等问题。
蒋介石完全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于1946年6月26日,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为加强各战略区的领导力量,滕代远又奉命于1947年初返回晋冀鲁豫军区。由于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部队在前线指挥作战,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滕代远以副司令员名义主持军区工作。
当时,晋冀鲁豫地区正面临蒋介石的全面进攻。滕代远根据中央关于积极防御的方针,用主要精力组织并强化游击战争。他深入所属各地区,指导各地区放手发动群众,整顿、扩大游击队伍,组织精悍的武工队,插向敌后,结合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此基础上,普遍进行土地改革,稳定了党在敌后的阵地,控制了沦陷区的广大乡村。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开展,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歼灭战。
滕代远在领导军区坚持内线作战的同时,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为了及时补充前方的兵员,军区在一年内扩军三次,补充前线兵员达19万多人。同时坚持自力更生,扩建根据地的军事工业。1947年,太行山已建成年产上百万发子弹、炮弹的军事工业,成为解放战争中我军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随着解放战争规模的扩大,支前任务愈益繁重。在滕代远、薄一波等领导下,1946年7月至1947年4月,全区参加战勤的民工达7300多万人,有力地保证了前方部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需要。
1947年夏,徐向前由延安来到武安县冶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改任第二副司令员。为组织战略反攻,滕代远连续主持召开军区军事会议、政工会议、后勤会议、军工会议和部队训练会议,具体部署进入战略反攻后军区的各方面工作。并以极大精力协助徐向前进行扩军和整训部队,迅速把地方武装组建成新的纵队,解决了主力野部队南进后,晋冀鲁豫地区兵力不足的问题。1948年春,在徐向前率部进军临汾,组织临汾战役期间,滕代远主持了军区的日常工作。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及其领导机关合并,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建成统一领导华北地区的中共华北局。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后,聂荣臻为司令员,滕代远为第二副司令员。1948年9月,滕代远参加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扩大政治局会议之后,协助聂荣臻组织保卫石家庄,粉碎了蒋介石军队妄图偷袭石家庄的阴谋。
转自:谋略学网
http://www.mouluexue.com/zhonggong/20210431726.html